• 全国 [切换]
  • 二维码

    扫一扫关注

    当前位置: 首页 » 行业资讯 » 展会动态 » 正文

    蒋荣猛:从临床角度看会展疫情防控

    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22-09-13    浏览次数:77
    导读

    9月6日,首届中国会展业防疫技术能力建设研讨会在昆明盛大举行,来自全国的政府代表、防疫专家、企业代表150余人参会。在会上成立了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会展防疫工作委员会,为防疫常态化下会展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。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专家组成员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副院长蒋荣猛出席

    9月6日,首届中国会展业防疫技术能力建设研讨会在昆明盛大举行,来自全国的政府代表、防疫专家、企业代表150余人参会。在会上成立了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会展防疫工作委员会,为防疫常态化下会展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。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专家组成员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副院长蒋荣猛出席并发表演讲。

    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专家组成员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副院长蒋荣猛演讲

    蒋院长就《从临床角度看会展疫情防控》课题进行了深入阐述。他强调,会展场所的通风、化学消毒剂对空气的喷洒消毒、人员的规范化核酸检测以及防护,对于会展的成功开展都至关重要。他总结,从医院角度对疫情防控工作要求非常严格,如果会展有疏漏就会造成扩散,一定要做好现场勘查、熟悉环境、会场通风、防疫物资的准备,消毒防护物品要随时可以取用。另外要做到培训考核到位、监督检查到位、人员管理到位、各部门协调到位,各个部门都得到位。

    以下蒋院长发言要点:

    会展疫情防控的特殊性

    会展疫情防控具有其特殊性。从临床来讲,防控有两个最关键的环节:一是确保来院人员的两类人:一是就医的患者,陪同患者;二是医护人员。如果医院的环境不安全很难保证人员的安全,这是第一方面;二是人员的行为规范,要符合医院的防疫要求,比如真确佩戴口罩,消毒要规范等。

    对于医院来说,尽管做的非常严格,但是仍然会有风险,尤其是新冠病毒的变异,它的传染病毒增强,很有可能通过远距离传播,所以疫情防控难度更大。会展有其特殊性,一是空间大,会场有的高达十几米,有的是上千人的展厅,如何保证会场良好的通风,想做到像定点医院一样是有很大难度的;二是每小时的循环风量是否符合要求,会场的大空间也比较难做到;三是会展时期大量人员处在同一空间,流动性也大,交谈与近距离接触也非常多。结合以上几点,会展更要以定点医院的防疫措施来要求自身努力完成,可以极大减少会展的传播风险。

    防控目标的制定

    若遇到疫情突发状况要如何处理?首先要设立一个组织架构,疫情防控也好、院感防控也好,它是一个管理的组织架构,要有负责人和部门,并进行分工,责任到人。比如医院有布局流程、培训考核组,监督检查组等均有负责人。另外对环境监测也要做物表、空气采样,负责人员也要管理好。必要时每天对这些工作进行汇总,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。

    集中来说,浓缩来讲就是“把门看好、把人看住”。现在进门展示健康码,同步检验核酸及日期,所以管住人非常重要,这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做的事情。

    如何做好布局流程

    在会展过程中,各个区域路径、标识要清晰,且要有明确的指引,区分工作人员和参展人员的进出口。重要的通道和走廊等区域要安装摄像头,需有人值守,若有异常的情况,比如没戴口罩,有些人打喷嚏,人员聚集过多等现象要随时发现,并及时纠正和疏散。这是监控的机制,能保证我们的防疫措施落实到位。若无人监管,大家不戴口罩,吃零食、喝水,在一起聊天,显然会增加风险。

    新冠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

    传染源有感染患者、无症状感染者,没有发病也有传染性,传染病肯定比发病期要弱一些,但是发病5天内传染性比较强。众所周知,传染病要想流行的环节有三个:传染源、传染途径、易感人群。对于无症状感染者来讲,通过测体温、问症状等措施很难发现,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切断传播途径阻止传播,所以三个环节不能忽略。

    对于会展来讲,这点显得尤其重要。尽管他是无症状,我们也没有发现,如果全程戴着口罩就会降低传播几率,这点非常重要。所以阻断传播不仅仅是对于没有感染的人,对于感染的人戴了口罩一样可以减少传播。

   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,其实就是一种接触,只有接触到才有可能被感染。传染分为直接和间接,通过手的接触是间接,手作为媒介接触到一些病毒,然后再接触我们黏膜造成感染。通过飞沫,如果直接喷在一个人脸上,就是直接的飞沫传播。不管怎么样,只有接触到病原体才有可能被感染,不要把传播途径想的很复杂。简单来讲就是一种接触,通过接触解决便可。就算是通过气溶胶传播也有一定的条件,它的传播距离、作用时间、喷出的气溶胶跟温度、湿度都是有相关性,不是气溶胶一定会造成传播,所以要对它有一定的认识,不要提到气溶胶就害怕。气溶胶的监测、过滤后的再循环空间,要进行常规的检查和维护。另外可以进行周期改造,如果超过10年以上的设备,风力不过,导致换气不够,这都需要检查和维护。

    另外需要导入室外的新鲜空气,要进行室内和室外空气的循环,确保排风系统运行正常。特别是电梯等特殊空间,要考虑是不是有必要开放。另外根据室外的空气以及天气,开启窗户,形成对流的通风是更好的。

    总的来说,若要了解会场的空气动力学以及通风是否符合要求,需要请专业的通风专业机构来进行评估和测定、设计安装等。比如会场中有一两个阳性感染者,若会场通风达到要求,可以把传播的风险降到最低的水平,甚至可以达到0.01%以下,这样能够确保不会在会展过程中造成疫情的暴发,这是很有必要的。

    除了通风之外,化学消毒剂对于空气的喷洒消毒也很有必要。比如在医院做生活消毒,一个病房约20平米,我们用过氧乙酸进行消毒就可以了,对于紫外线的消毒装置放在必要的位置也是很重要的。若会场某些角落通风不好,放置一定功率的空气消毒机非常有必要。另外是对消毒环境的评价,会场消完毒后,环境中是不是有活病毒,这需要有专业的人员进行评估,这一点很重要。如果我们对于消毒来说,4个都做到了,是不需要做采样监测的,监测的目的是看我们的消毒过程是否规范,是一个因果关系。比如说消毒剂选择恰当,消毒剂浓度恰当、消毒方式恰当和消毒剂时间也恰当,便能达到预期的消毒效果。

    消毒剂的选择也很重要,比如是用酒精或是其他,每款的浓度也不一样,在会场中消毒液可以配好,在方便可行的地方随时取用。消毒剂的浓度要足够,消毒的作用时间也要足够。大家喜欢喷洒物品表面,简单的喷洒并不能起到良好效果,比如医院的排泄物,消毒液需要作用半个小时。这几个方面,如果都规范的情况下,消毒效果可以保证。

    会场的空调系统、通风管路,卫生间的下水道、电梯井是否符合要求,电梯的排风扇、电梯按纽的消毒也需要有合理的频次。严格来说是不是手接触到就要立刻消毒,还是两个小时消毒一次,还是四个小时消毒一次,我们都要进行评估。

    对于人员的检测还是有必要的,所以要求72小时是核酸还是抗原,需要进行考虑。从检测角度来讲,如果人员多,又为了方便,抗原检测是非常好的补充,但这仅限于相对灵敏度比较好的试剂。比如抗原试剂能将核酸ct值在30左右的样本能测出来,那就相当于能把有传染性的筛出来,如果只能做到25就非常有限,但是其实28是有传染性的。核酸检测有它的优势,能够最早发现甚至潜伏期的感染者。但是抗原检测也有它的优势,方便、快速,10多分钟自测都可以,所以与核酸检测相比各有各的优势,可以相互补充,作为会展来讲抗原检测是可以值得应用的一种方式。

    做检测的时候采样的规范也很重要,采样规范,即使用口咽拭子,它要张开嘴嘴,发“啊”的音。如果采样不规范就可能把阳性混进来,这个规范不管在哪一个环节都是非常重要的。口咽拭子和鼻子拭子的阳性差别率不大,所以日常采样口咽就够了。若有明显怀疑对象则是另一概念了。

    对于会展来讲,联系的检测公司资质如何,管理怎么样,质控怎么样,一定要有所了解,保证我们最后一个环节检测出来的结果是可靠的。如果检测的质量不行,实验室有污染,这会带来很大的污染,不能只管会展这点事,有关的内容都需要有人去关注。

    如何做好个人防护

    现在最基础的防护就是戴口罩,但是戴规范了吗?尤其是像防护口罩要做口罩适合性的测试,这个很重要,带久的口罩也不一定管用,一定要测试。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的影响因素,比如说鼻梁的高低、典型的大小、鼻子鼻梁的形状都会有所影响,包括体重也会影响。

    另外是要做好口罩密合性的检验,鼻梁部分要贴合面部,要做吸气呼气试验,如果有漏气就起不到效果。口罩还有很多戴的不规范,如果变形会导致密合性,如果是脸型偏瘦也会影响密合性,这一点要注意。还有的口罩松紧带很松那就起不到作用。戴口罩才允许进入会场,并且需要全程。倡导尽可能少喝水、尽可能不吃东西,不摘口罩,这能保证大家的安全。

    另外就是要讲究个人卫生,不管是流动水洗手还是快速手消,一定要达到15秒左右,而且全程有消毒液覆盖,如果消毒液不够,5秒干了,再搓20秒都没有用。事实上很多人不注意,1、2秒钟比划一下,这样万一沾染了病毒,一是有可能感染自己,二是接触大家都能接触到的物体表面,比如说电梯按钮、门把手等就可能造成传播。另外负责会展感控管理的人员,每天要整理这些情况,及时发现与反馈并整改,每个组都要各司其职。

    以上内容是蒋院长在中国会展业防疫技术能力建设研讨会的发言。本次会议成立了中国会展防疫工作委员会,为防疫常态化下会展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。

     
    (文/小编)
    免责声明
    • 
  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,作者: 小编。欢迎转载,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://www.hunlijs.com/news/202209/1619.html 。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,请读者仅做参考,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、触犯法律的内容,一经发现,立即删除,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。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853349837@qq.com。
     

    (c)2008-2020 FAIRGLOBAL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

    津ICP备20000328号-1

    Baidu
    map